- 场景调度是电影术语,意味将事件放置在某个场景中。
- 摄影中的场景调度不单纯意味着摆布和人工营造场景。更多时候,在较忠实记录式的摄影里,选择即意味着场景调度。
- 对场景中事物特性及其关系(变量)的察觉是摄影者意志的来源。即“觉”的过程。
- 对场景变量的调度,并将其概括在画幅内的行为是摄影场景调度的执行。即转“觉”为“视”的翻译过程。
- 对画幅内变量的强调和优化以使其更利于意志呈现是后期的调度。即将不强化的“视”强化的过程。
- 因为事件是摄影的基础,与新闻报道不同,广义的事件是恒定存在的。事件由对象、对象关系所启动,在事件中任一元素均具备其影响力。
- 因某对象物的影响力可能无助于借助场景调度呈现作者意志(或者对作者表现有负面作用)。所以在摄影中选择的重要性被放大。
- 选择的要素是摄影变量。
- 选择的最重要变量是对象及纵深关系。
- 当然,镜头的框选,以及决定镜头的焦距及其成像特征影响的距离也是摄影场景调度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 摄影中的场景调度可以被转译为构造图像意义上的“构图”,这和传统概念构图是不同的。
- 摄影的场景调度是看似受限的,但任何场景调度,包括布景摄影甚至电影的场景调度都是受限的。
- 以有限(基本)基材体现意图是可行的。最简单的形体和特征也可以传递感觉和感情,即意志。
- 通过对时间、纵深空间等变量的控制将基材的效用提升是场景调度中的重要环节。
- 场景并不单纯指明背景。在一个场景中,所谓背景和所谓的主体对象是同等级的。
- 场景调度的摄影化理解,是将物体状态(空间、大小、形态、关系,色调、对比、质感等)符号化的转换为感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