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重复

……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的一些其他的想法,相应的,我的意见也可能出现在下面这些或许无关紧要的语句之中。

既然你很幸运的有了一些在我看来对这个疯狂世界更为客观的思想,那么影像也应当是”匹配”你自己的。但什么是”匹配”的影像,即有自己的影像,这解读的方法也有许多。但应该在开始就明确到的是,影像首先不是技术问题,我们通常所谓的技术在任何阶段永远不是问题。

问题是,思想是否必然用”看似匹配”的字符组合、色彩、节奏、音符及笔触来用文学、音乐绘画摄影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呢?这种嵌套在固有模式之上的”匹配性”是否是必然的?如红色是否必然是鲜血和革命,又或者强烈的节奏必然是心跳加速的狂热?这些形式上的限制在形式的开始是不存在的,人类复合而积累的认识使其成形,进而形成牵制。

若要突破,则必然反叛。套用上节之逻辑,”反叛”这一词语在语言空间中所代表的也并不必然是激进和革命。反叛更重要的是反叛自身已有的成见。不断的反叛自己的上一次表述,这可能是图像、语句或默想,应永不满足。

如果你开始质疑固有的模式和标准,那顽固的停留在你心中的,你从电影、文学、小说、诗歌、影像等已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中形成的各式标杆,将是前进的最大阻碍。个体的成长依托于不懈的思索,依托于自我的修炼,而摄影的修炼在我看来,是观看之修炼。在最后,摄影成为一个达到某个顶点的船,摄影及影像本身不是彼岸,而是渡船。

我想,这些是我也在思考的问题,这些跟拍到”好”的摄影作品看起来是没太大关系的,但如果你想,也总是能找到关联的。

我想你的来信中提到的最关键一点是,重复。反叛即反对重复的方式。虽然这种问题几乎没办法解决。但我个人比较喜欢在任意命题后面象征性的加上看似能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法,那么我设计的规避重复的方法就是从今天开始,清空,重估影像的价值,不再说自己喜欢哪种摄影类型,喜欢哪个摄影师。进入对摄影更为冷静的状态,然后进入二次重复的阶段。

二次重复首先是观看,让观看作品和世界成为一个”重复”的过程,即你虚构成为任意作品的第一个作者,让自己在观看中重回事件之现场,能将自身代入影像,这个代入创作者的感觉一旦形成,你就会飞快的拓展思维的空间,感受到现有的影像中每一个存在的意义。重复是应该反对的自身重复,而二次重复是一次观察之重复。在无限的观察中,自身也就不可能再被重复了。

……

8 responses to “二次重复”

  1. 有一个寓言大概是这样的:圣母和圣子到西班牙某教区显圣,谁可以逗得圣子笑变可以得到圣母的祝福。当地教堂的神父献上牛羊等贡品,而最有学识的神父高声念诵自己写的赞美诗,但是,圣母与圣子都不为所动,只剩下一个衣衫破旧的乡间神父,他叹了口气,只得从腰间掏出自己唯有的三个苹果,抛到空中玩起了杂耍,这时,圣子笑了。
    这个寓言我的理解是关于“回归”的,在读到倒数第二段“清空”这个词的时候我隐约感到了“回归”的主题,既然“清空”看上去有些不可能,那么,何不“回归”?
    所有人提出的问题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语言是巴别塔的后果,艺术是对后果的补偿,或者,拍一点比说一点更能找到通途。

  2. 一次又一次被固有的概念迷惑,不斷否定過往的觀點實在痛苦。貴網站的文章還未完全參透,不過看來我已經對攝影找到新的入口了,謝謝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