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缓。急。

即使回到北京,日程也不得逆转,看着有繁体趋势的日程哭笑不得。与此同时,这个假期还剩下一周了。

谈论摄影,是我越来越不想做的事情。从具象到抽象,从机巧到朴拙,摄影就像了修辞。摄影是人的一个出口,摄影是艺术是个笑话,乃至艺术本身也是。艺术是一种恒定的精神追求,应予凡人以启示,艺术是文字乃至微笑,乃至你无视数十年的一个存在。艺术是一件语言言语之事,因而,惟有回归会心的一笑,淡定的凝视之顿悟,才能呈现人类的神性。

如轻、重、缓、急之本身,字符所带来的丰富意象,惟有热爱生的人才可尽享,生活之美景,若不睁开眼睛,却都是丢弃的。我们的瞎,不是瞎,是一种盲。我们所谓的正确,无所谓正确,唯有适合于局式。视觉之观念,和观念,又或者思想,又或者观看,有着泾渭分明的道路。

在分别危险的道路上,轻重缓急,适时发生。惟有不可逆转的生命,在有限的生中,感悟无限,生之路,充斥着疾苦流言,若坚持,便探究无限,在无限的道路上,无有所谓。

无限性乃有限,追求无限就是有限,看似无限之自由,却是有限之假象。这个世界有五指,有终极,有极乐的末端,有happy ending,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的是,一种想象,一种五体官能之联系。因而我想,视觉之修炼,究其根本,不在眼睛,而在诸感之宇宙运转。

所谓“轻重”之语词,来自于两个好朋友的展览,那么“缓急”便是我加上去的。只因轻重缓急,是一个自然的语词组合,正是如此。

6 responses to “轻。重。缓。急。”

  1. 看后带来的思考挺多的,想得挺辩证,挺透彻的。
    挺喜欢这句话的:
    如轻、重、缓、急之本身,字符所带来的丰富意象,惟有热爱生的人才可尽享,生活之美景,若不睁开眼睛,却都是丢弃的。我们的瞎,不是瞎,是一种盲。我们所谓的正确,无所谓正确,唯有适合于局式。

    第三只眼睛在于心,而正确与否只在自己,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是在利益牵扯,就是那句“唯有适合于局式”,精辟。

  2. momo,我主要是在神秘备课中。:)

    还有“片子”的说法我不认同,摄影更多的意义是观察,表达是自然而不是刻意发生的,它的表达和美术、文字一样,大家有着独立的语法系统,甚至和人的动作语言和语态是一样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画画不行就摄影”这是种只能适应很低层面的说法,只有在中国这个以匠化美术教育为基础的系统里才能说开来。

    也就是说,什么是画画行,这个行不行的标准级别也只能在高考这样的基础造型级别上。素描色彩画的像不一定是画画画的好。这是个非常不同的概念。你如果能注意一下现代的特别是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基本上更重理念而不是技术,有些学校根本不学素描,因为对基本技术的迷恋早在多少年前就完成了。从德拉克洛瓦之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在对技术的迷恋中消解技术。现代美术这个反省和研究的过程中国是没有的。

    应该说,在当代中国艺术上,美术的问题比摄影上的问题更为严重,而摄影的一部分问题,也是有些摄影人也处于技术迷恋和对美术的自卑中所受美术的牵引所形成的。而摄影在艺术市场上,是以美术品被接受的,这消解了摄影更重要的社会功能。

    从艺术层面上,摄影是美术的一种,是美术这个大范畴的附属。但摄影所具有的视觉再现特性的社会学、哲学和心理、传媒、科学研究等方面,是“画画”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你了解相机,我想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尼康和佳能。尼康(“画画”)是个小企业,相机做得很好,但只生产相机周边,佳能(“摄影”)是个什么都做的巨无霸企业,但相机也做的很好。

    如今是一个讲究知识融合的时代,所以摄影人里会把人画的“像”的人也多的是。所以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一新生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的看法,还是尽快过去的好,消灭自身的所谓专业性,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综合的运用可运用的所有东西,才是所谓艺术的未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