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舆论是有责任的,评论人和理论家是有责任的。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问题,错误的范本必然导致错误更多的反馈。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禁制摄影类杂志免费给高校老师赠送刊物?如果某一天,摄影杂志成为老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唯一来源,那我们的摄影教育就基本算完了。 Reply
谈谈我的看法,途中的创作有太多的心灵附加品,即个人感受的强烈传递欲望。这个态度过于强烈时会显得刻意。如果可以转向淡化PS的尝试,相信会有一个更好的阶段。壹玖捌壹的特征很接近,过于注重形式。1992年,保罗-兰德在探讨当代设计中不无遗憾的说过:”在今天大多数所谓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中,对风格(style)的重视超过了内容,这令人费解,混沌中的理性不再是今天的秩序了。“ 我觉得现在很突出的问题是因为形式的手法增加,而忽略了更为基石的东西。其实在现场的感受的传递,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刻意的符号化的“变量”,而只需要在现场,有一颗不拍照的心,和对自然、自我、自觉的敬畏态度。拿起相机,为的不是照片,或一个别人称赞的虚荣,为的是对自己曾在的记写。当然,如果是目的性很强的影像,反倒更应该强化公式化的心灵情绪转换为视觉符号的参与,以达到吸引更多潜在观众以达致目标的需要。 Reply
13 responses to “fotoyard”
就那样的照片还有无数的崇拜者咧,我也实在搞不懂哪里好看了,好看到哪里又大师到哪里,我大致翻看了下评论,这大热的天,看的我直哆嗦…
嘿,又抓到一个。
呵呵,秒杀的好~!!!
哈哈,秒杀!太绝了!!!
06年在平遥展上,放眼望去都是类似的面目,国内有些院校的老师也把马良的作品当范本,于是小小马良层出不穷
我和朋友MEMO,总结,凡是PS面具气球为马良的必要素
媒体和舆论是有责任的,评论人和理论家是有责任的。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问题,错误的范本必然导致错误更多的反馈。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禁制摄影类杂志免费给高校老师赠送刊物?如果某一天,摄影杂志成为老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唯一来源,那我们的摄影教育就基本算完了。
fotoyard 还是有高手,虽然总体感觉太过于自我。
自然高手是不缺的,但我觉得要真能“自我”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多数人的问题是过于公式化,反而缺少与作者自我联系的性格。
你们觉得途中和壹玖捌壹如何?
也有好的,不过总体都太…浮…都在弄同样的东西…好像要把想表现的东西全都写在脸上
我也有这个观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谈谈我的看法,途中的创作有太多的心灵附加品,即个人感受的强烈传递欲望。这个态度过于强烈时会显得刻意。如果可以转向淡化PS的尝试,相信会有一个更好的阶段。壹玖捌壹的特征很接近,过于注重形式。1992年,保罗-兰德在探讨当代设计中不无遗憾的说过:”在今天大多数所谓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中,对风格(style)的重视超过了内容,这令人费解,混沌中的理性不再是今天的秩序了。“
我觉得现在很突出的问题是因为形式的手法增加,而忽略了更为基石的东西。其实在现场的感受的传递,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刻意的符号化的“变量”,而只需要在现场,有一颗不拍照的心,和对自然、自我、自觉的敬畏态度。拿起相机,为的不是照片,或一个别人称赞的虚荣,为的是对自己曾在的记写。当然,如果是目的性很强的影像,反倒更应该强化公式化的心灵情绪转换为视觉符号的参与,以达到吸引更多潜在观众以达致目标的需要。
我觉得busoni 您的理解很深刻,想认识您这个朋友,可以加我qq吗?83300515,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