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摄影评论
摄影巨变三年以来,我们在这个圈子里见证了许多完全革命式的变化,在数字技术的借力下,纪实这一优秀的传统被迅速和平演变为观念表述。在今天的俄罗斯,那些被抛弃的苏联精神正在被渐渐唤醒,而我们摄影中现实性的消失却如此迅速。一如泼水把孩子倒掉了一样,我们在向观念的长征中,留下了脑袋,却丢失了眼睛,没有眼睛的脑袋,和没有脑袋的眼睛一样,都仍是一团废物。
在我们变成废物的过程中,有一群力量是最潜在的暗流,那就是评论。
评论从理论的角度历次完全推翻了摄影。根源却是理论的不负责任性,理论并不是定论和真理,因此无须对每次叫嚣和鼓动承担一毛钱的责任,纯真质朴的观看者受到这种浸淫多年的理论堆砌式蛊惑,那是难以形容的整体快感。于是多数人成了新的卫兵。我们修炼数十年的纪实传统被推翻了,就像西湖边的高楼一样,刚刚有个样子,就被灭掉了。今天,你再问一个学生喜欢什么摄影。很少有人会说纪实了。至于有多少人会理解到什么是“纪实”和“纪实精神”,原来明白的人也不多,在今天,这更是一个新的问题。
我个人曾经是个纪实的反动派,我曾经竭尽全力去推翻它,但我不蛊惑。在我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中,我面对自己摄影的废墟,经历了痛苦的重建过程。今天,我向所有人灌输的是和谐宽容的摄影体系,以及摄影对于个体的意义,摄影只有超脱了艺术圈,才能复原它本体的意义。艺术圈有许多怪现象,艺术市场和鸡鸭市场在经济学上没有区别。由此,有了待价而沽的艺术和待价而沽的鸡鸭,当然,也就有了吆喝的商人和托。
摄影好不容易在数十年前杀出了艺术圈,今天的趋势是又杀回去了,五十年河东五十年河西,今天有了数字,有了观念,有了摇旗呐喊的托,我们的革命事业看起来似乎一片光明。
我们不能把今天怪异摄影现象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在前沿的艺术者,其实大家都是讨口饭吃。而应该更多的注意一个看似“纯净质朴”的领域,评论圈。在我看来,胶片被革命是技术趋势,但纪实被革命并不是趋势,而是一个艺术圈的假象,这背后的推手,无疑是一些登高呼喊的摄影评论家,他们今天的名字是“摄影’艺术’评论家”。
摄影评论正在日益形成一个利益化集团,一种“古”时候相互吹捧的习气在今天仍然得到惊人的延续。老旧的思维,僵化的语言体系,贫乏局限的视野加上故作姿态的高姿态,就是今天怪异的摄影评论。其实摄影评论应该更多思考的是摄影文化现象和走势,而我们在今天更多的看到是对人的相互吹捧。对人的,似乎应该叫“摄影介绍”才好。
在我们呼喊了许多年的摄影素质教育之后,更多新一代的摄影人开始关注图像之外的文字信息,在这一现象的背后,老一代摄影评论的古旧思维和僵化逻辑正在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我无法为大家厘清谁是新一代和谁是老一代的评论,我只希望做出一个忠告。
对于有志使用摄影作为工具的新青年们,应该避免看任何人,任何名义的摄影评论(当然,信息除外)。要自己找这些评论的根源,多阅读,避免嚼别人嚼过的馒头。许多时候,知道个摄影师或摄影现象的名字,自己去找些资料就好了。应该质疑权威,相信自己。
PS: 上述变化原本都是好事,但走向极端,却都可能变成坏事。
7 responses to “胶片变数字了,纪实变观念了,下一个该革谁的命了?”
你好,对你的这篇文章有些感受,我之前也写了一篇关于纪实和当代摄影方面得文章,有兴趣请指教,在这里:http://paomoshengming.blogcn.com/index.shtml
你的各类观点总让人有所启发,经常来这里看看,另谢谢你写的《数字摄影》,我具有的相关知识是从你书里学到的,我也是一个摄影老师。
没有办法,blogger还在被封锁中,只好透过代理访问,请更改连接:http://www.pkblogs.com/lsyven
1、谢谢泡沫的关注:),正在拜读。
2、S-o-a-b:链接已修改。
“今天,我向所有人灌输的是和谐宽容的摄影体系,以及摄影对于个体的意义”这是我看你文章体会最重要的观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正在学习你的《数子摄影》受益非浅,尤其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子摄影”的原理而非市面上太多的PS“技术”,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好的有关介绍数子与摄影的教科书之一。
“胶片变数字了,纪实变观念了,下一个该革谁的命了?”
这是题目吗?由此建议今后少用“革谁的命”或“革命”这样的词句。这些词语是那个可怕年代的专用词,它烙上了那个年代的印记,是那个年代的“符号”。
“革命”是要流血的!!!
“变”是一种进步!“变”是对原来的否定!有“变”才会有创新,“变”比不变好!“变”不是以人的意志能左右的!
我想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标题实际有些反讽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本应该“变”的,却成了革命,而真应该彻底反省的,却没有“变”。胶片变数字,纪实变观念,这些实际的情况却是数字“革”了胶片,观念“革”了纪实。这幕后的推手“评论”,是我们需要彻底变化的。
评论圈应该是个脱离摄影圈的群体,而目前的情况却是混杂的一起,这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有发声权的评论者,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摇旗呐喊,并未起到评论应有的作用。所以,和谐的变化我都很赞成,但我坚持对评论界用“革命”这个词。
谢谢你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受到了鼓舞,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尤为重要,谢谢。
“这些实际的情况却是数字“革”了胶片,观念“革”了纪实。这幕后的推手“评论”,是我们需要彻底变化的。”我似乎看懂了,完全赞同你的观点。特别是“评论圈应该是个脱离摄影圈的群体”的观点,这个太重要了!这就如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公众型企业必须要有“不是股东”的董事一样,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制度——公平!学术界(包括评论界)当然需要这样的制度!作为一个专业摄影师的“你”、摄影界的新生派一员有这样的观点(应该是觉悟!)真是我国摄影事业的进步!老哥我佩服!
中国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就是——对制度的觉悟和创新!摄影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