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气场

我一直以来都试图向身边的人推销的自创理论是图像的“气场”。在我看来,每个图像都有一个气场,表面上来看,这是由画面的构图、尺寸,对象、色彩和其他元素构成的。实际上,这些元素最终构成的是一个新的空间,也就是气场。

“气场”理论不太受欢迎,因为讲起来太复杂,又感觉有些神神叨叨的,跟什么气功似的,身边的人见面又多数是在饭局上,谈话时间很紧张。为了更有效的推销我的理论,我就改口叫“像场”理论。

像场简单的多了,对象形成的一个平面,即是像场。但无论是气场还是像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倒现实存在。先要抹掉一切你自己知识所虚构在对象之上的解释,用一个时髦的词是“解构”。无论是解剖还是解构,首先要解决的是面对图片的问题。面对一张照片,无论是打印的,彩扩还是屏幕上的,其本质是一个平面画片,我们不再无聊的向更微小的部分拆解,到一张画片就完了。作为摄影师,把画片这个感觉练出来,可以说是到了第一步了。看到照片,首先必须有的清晰认识是这是一张画片,这时候你才可能以自己的方式去重构画面。

所谓的画片传递观念,在我看来,只能传递些小学生识字级别的观念。真正的观念是永恒的,看你照片不顺眼或者让别人看你照片不顺眼都是观念。但为观念而观念就很可悲,大家一看画片,咳,都是三字经的水平。真正的观念在于在对方的脑海中重构观念,这就需要尽可能的从画片中抽离掉不需要的东西,这说的依然有些玄乎,但这却仅仅是第一步。

至于气场,还是下次再说吧。

7 responses to “图像的气场”

  1. 谈点看法,“气场”不同于“像场”,“像场”更专业更接近摄影,“气场”好象更多地是指大师的“气质”、个性化且是无法“复制”的,因而无法教化当然就不能成为其“理论”;“像场”看似专门术语,好象容易理解些。见笑了,我等门外汉在此班门弄斧。
    等待你的“新解”。

  2. 这样的说法我也和朋友说过的,气场其实就是个小宇宙,
    他是一种精神和气质上的表现!

    好的摄影作品一看就可以感觉的到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