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英文,遭人“耻笑”说中国学生写的都是娃娃句,由此想到,我们的摄影似乎也是如此,尤其在所谓“观念摄影”这一环节,在学生中,出于对摄影语言和世界认知的初级属性,Baby式样的创作也就是很正常了。
所谓Baby Sentences,概要说来就是简单句。例如This is~; There are~等等,转换到摄影语境,就是此事物是错的,此事物是不美的等简单表述。再详细说来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思维。例如去拍摄“此曾在”式样的纪实,又或者简单对比的呈现,譬如“新旧对比”;“贫富对比”,靠落差和比对取得一定的思想表述,这样的表述,就是baby sentences。
摄影与任何文字语种所比起来的理性表述能力都是有差距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超越一切的文字语种,具有超常的感官和感性表达能力。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如何借助摄影来表现一个足够深刻的概念,作一个摄影的母语者(Native Speaker)。
想达至这一点,必要的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具有自己的idea,也就是形成一个足够深刻的认识和观点;其二就是表达。这与英文写作是相似的。
选题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步骤,我们可以将选题认为是构建idea的目的和结果,对于严肃的选题工作,首先必须要学会的是规避选题重复,这似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摄影近两百年来的发展,多数方式方法选题都难免重复,但挑战性又在于此。
解决重复的根源在于推翻表象,利用归纳的方法消灭个体差异,达致一个摄影师思想的上层。也就是不在于他/她拍了什么,而是要究其原因。要问的问题是:他/她为什么要拍这些(内容);至于他为什么这么拍(形式),则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
大多数的学生会将形式的问题看的更为重要,比如细节、影调、色彩和气氛,但不要忘记,在摄影中和Idea比起来,这些显得更为次要一些。还需要注意的是idea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idea融入了智慧和思维逻辑,而我们通常上在摄影中对“内容”这一词的定义,则显得非常宽泛。
摄影属于有视觉的人类,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无论国家、文化和持有语言是如何不同,都是摄影的母语者。摄影的词汇(Vocabulary)是你所拍摄的事物,摄影空间的决定构图是你的语法(Grammar),这都是基本的(Essential)但上不了台面的要素。在摄影中更为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
有时候碰见老外,实在凑不成句子就“蹦单词”,我们常见的摄影也是蹦单词的行为,也就是反映出一个画面“词汇”,但不连贯和流畅,过于抽象以至于不够精确的阐明你的观点和意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在创作idea上的困乏来源于我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欠缺锻炼的思考能力。其实还比较简单:就是读和写的能力训练。如果对任何一个摄影师进行分析式的阅读,就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来源于某个语素(Vocabulary),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这一主题可能是名词“城市”,“战争”又或者“忧伤”“孤独”这样的形容词。
在我们个人创作之前,要找出的是自己创作的语素,然后通过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自己丰富对这个语素的了解(这是最重要的),从认识上对语素本身生长出丰富的枝芽,通过不断的否定和顿悟之后的迷惘,才能用已掌握的技术手段来表现出来一个适度的、非个人的、成功的复杂句式。
4 responses to “Baby Sentences和娃娃式摄影”
嘿嘿,拜访到这了
看了这篇,说得真好
我最近也想到了摄影语言的问题(醒悟的好晚)
你这么着用学英语作喻表达好清楚
为我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哦
第一次来就让我看到了一个敏感又极富震撼的字眼“观念”
很好~~比喻的很好~~一直有着认识~~但表达起来就没你这深入浅出
[…] 某类观念摄影容易犯的毛病是,把读者当孩子,把内容无限幼稚化。看似多了很多信息,其实只是增值了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