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c Soth 艾克·索思 1969年出生于美国
艾可索思的成名作是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去年已经可以在国内的书店见到。
索思使用大画幅相机,所呈现的也是大画幅所特有的特征,平平的透视,慢速静止的时间,以及由此而来的静谧和思考气氛。这相关词汇都用的差不多了,也就不好再谈了。在这里 我收集了”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的全套图片,有兴趣可以参考。
---
说句实在的,现在大画幅见的太多了,有些消化不了,大画幅化,抛开外在的不说。本质上专业群体的大幅化主要是为了逃避大众以数码和LOMO对专业摄影所形成的围堵,说起来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在同等条件下拉不开距离,就换个复杂又昂贵的东西,大众玩不起,于是就可以独享专业的美名了。其实如果真有本事,大可不必这么搞的。
然后是随机发点感慨,这跟索思无关。看多了大画幅,我们虽然“今年”还算喜欢,但还可以怎么搞却是需要探讨的,如何发挥出大幅相机乃至波拉又或者LOMO式的特征,找到合适的题材是重要的,但这又不免进入下一次雷同的循环。
国内影人,大多是墙头草随风摇摆,其本质是没有形成自己坚定的CPU,缺乏核心的批判审美标准,同时这个群体里搞基础建设的太少,享受已有成果的多,久而久之,本来浮躁的老一辈不说,本应谦虚谨慎的我等年轻人(但不包括我)也变得很浮躁。
放眼浮躁的摄影圈,现在最应该做好好认清自己的缺陷,做好试验性的工作来拉大介质的能力,再多读些书,先别谈创作这个词汇好了。(说这些,并不是说索思就怎么样好了,请自己科学评价)。
3 responses to “Alec Soth 艾克·索思 1969 US”
我倒觉得无论用大画幅还是lomo 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真地把这种工具所能承载的美学特征,以及这种手段所能做到极致和你所要表现的题材有一个和谐的结合。这才是重要的。而不是迷恋于视觉所带来的新奇感受,或仅迷恋于这种视觉感受而已
是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和谐(合适)才能有可能把媒材用到极致。
支持你的见解,做实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