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至现在,或许也只是含糊的感觉到一些,若有所思中,不禁就写了下来,目的是为自己不忠实的记忆留下存底,以备不测。
我对这个问题本来是无从下手的。引起我兴趣的原因是我突然似乎找到了探讨该问题的脉络。一次午后,我的思想徜徉到自由的虚空之中,在那里,我完成了对自己知识储备的梳理过程,从自身的创作和理论发展顺延到哲学自命名来的记载,再追溯到人类的终极问题,在痛苦的思考和煎熬中得出这样一些不似结论的结论。那就是摄影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无须一个正确答案也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正如人类在数千年来试图解决世界是什么一样,这样的问题是所有问题的终极,也是一切存在于各自语言符号中的事物的终极问题。
对于终极问题的探讨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哲人在对本原、物质、精神、认识、方法、存在、结构等传承了2500余年的思想探索给我们描绘出了人类思想的无穷尽的可能。将庞大的哲学问题脉络沿用至稚嫩的摄影之上,或许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我已经知道,一些问题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些真正引发思考的设问。哲人曾经说过,问题就是答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问题带来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所可能诱发的连环反应。反应将体现在各种可能的方面,毫无疑问,一个相对广阔和开放的思考天地是良性的。
我将在以下列出一些结合哲学脉络的摄影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规范我的摄影思考方向,即使是思考的禁制也好。我始终认为,要突破思想,就必须先设定界限和容器,并将自己禁锢其中,当自己的力量增大到完全充满这个容器时,才有可能突破这个屏障。否则,思考便是真空中游离的润湿空气,在庞大之中显得渺小、脆弱而没有方向。
摄影是什么?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摄影是什么?“是什么”这样的设问方式最具有杀伤力,辞典式的解答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因为对任何一种“是什么”的设问如果以理性与探究的高度来重新思考的话,必然成为研究者的噩梦。对任何一种“是什么”,似乎都可以先有一种纯概念形式的解释,但这种解释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解释是纯语言的,机械、物质的普及型的描述,当我们问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那些科学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摄取影像”这样的拆字解释似乎可以作为摄影问题延伸的开始。试拓展如下:
1、摄影
2、摄取影像(获得可保存影像)
3、通过光学成像并通过化学或电子方法取得某限定的空间和时间的景物的具有保存周期的二维复制物的行为。
4、运用小孔成像原理,通过光学元件在化学或电子物质上成像并保存某一由光学元件界定并改变的某一时间某一空间环境下的景物变化。
5:??
这种解释是无穷尽的,这种概念型的解释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即只能引发一个又一个常识问题,对文字的解释型发展(暂可理解为唯物的,或朴素唯物的)忽略了事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精神(或类精神的存在)。对摄影的物质定义是可行的,但同时又是被动的,使得我们陷入概念的泥沼中。再深入下去,我们可能会为自己完善一个异常丰富的知识结构,但有个问题会让你陷入痛苦,因为你知道,摄影与人紧密联系,因为人的思维存在,所以任何事物,绝非仅仅物质性那么简单的。
如:对“门”是什么这样问题的解释似乎异常简单,但当我们完成一轮又一轮的概念探索之后,我们可能了解到组成门的从古至今的任何一种材料的特性,但这些认识始终是科学性、物质性的。我们忽略了“门”可能存在的精神,隐喻,感觉,这使得我们不能说我们理解了门、知道了门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在“是什么”这样的语境之下,所有的被问之物均成为哲学上的“类”,成为类的“门”是一个抽象的,包含一切门的基本要素和共同特性的“门”,对此“门”的认识必须认识到本质,即掌握到构成“门”的所有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而由于人的极限,本质又实在是难以探究的和辨别真伪的。
科学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面前无能为力。“是什么”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是探索事物本质的问题,也是认识论的基本形式。一旦我们决定探索摄影的本质,我们就会异常痛苦,我们必须陷入与自己的过去斗争的可怕事件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人向自我智慧挑战的最荣耀方式。
摄影是什么,是摄影的终极问题,也是没有答案的,但可以由此延伸出对摄影其他问题的思考,如果我们套用哲学的发展历史图录,会发现许多摄影问题是值得研究和深思下去的,但“是什么”的问题将悬挂在我们的头顶,永远不可采摘。事实上,我们在向这个问题奔跑的同时,获得的是关于摄影的繁多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我会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之上重新出发。一切将是新的,或许,这就是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完)
2004-3-6
2 responses to “摄影是什么 2004.3.6”
说了半天没听明白,看你的照片和文章,总是这么多“水”…
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有些高深,这是不是在故作深沉呢?… …不知道
对给您造成的困扰表示道歉,这是04年的东西,那时候还没有博客,写文章都是自己平时记录分析用的,都是自己看的,所以写的方式可能大家不能接受。如果您把这理解为故作深沉也未尝不可,毕竟都还是比较幼稚的。04年的时候我刚开始深入看哲学类的东西,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概是倾向于使用哲学的方式去阐释摄影,借助哲学上已有的成果来作以比较,对我来说,这种思路还是比较有益的。
如果照片和文章都让你感觉到“水”(虽然我不是太确定这个“水”的意思),我想也许我该需要更多反省了。